蚁巢智能取餐柜成为未来*的一份子!!! 疫情期间,下楼拿外卖——这种需要与外卖小哥“确认眼神”的当面交接,已部分被“无接触配送”所取代。 这一智能取餐柜是组合式设计,可根据每栋大楼不同的人数需求度身定制,而且内部设有紫外线消毒和保温功能,不仅做到点对点的精准投送,卫生安全也更有**。 随着疫情的缓解,消费者对于无接触配送的需求也从高峰有所回落,但其前景依然为各方看好。 美团方面表示,将根据各地复工情况,联手各地**在疫情结束前,向全国市场投入1000台外卖智能取餐柜。 饿了么预计和菜鸟等品牌在上海投放1000个智能取餐柜,在全国投放3000个。除了要将智能取餐柜继续在上海铺开,还将推广到全国近20个城市。 “加速发展无接触配送”已经被《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列入聚焦发展的重点领域。 智能取餐柜已在北上广部分核心写字楼、社区卫生中心、医院陆续落地试运营,并设置无接触配送试点。未来,智能取餐柜将覆盖大部分外卖需求高频、人员密集高的场所。美团方面表示,升级落地的外卖智能取餐柜将较大程度避免外卖骑手在配送餐品时和用户的接触,有效降低因接触所产生的各种风险,同时改善写字楼、医院取餐的不规范现状。 除智能取餐柜外,饿了么也正与菜鸟试点“共享开放柜口”服务。在试点区域,经消费者同意,配送员可以将一些外卖订单商品投柜,商家和消费者均不需要额外对此付费。相较于智能取餐柜,共享开放柜口针对的是各种新零售场景下的商品,比如商**订单、外卖的日常用品等。 可见的是,智能取餐柜并非新产物,前几年行业内就有探索。2018年就开始着手智能取餐柜的研发,但疫情加速了智能取餐柜投入实际使用,相关企业也期望通过疫情这一特殊时期,培养消费者取外卖的新习惯。 实际上,不只是智能取餐柜。疫情期间,在“无接触”需求兴起、外卖小哥人力短缺的情况下,无人车配送、机器人也派上了用场。 推动无人配送在零售、医疗、餐饮、酒店、制造等行业应用,支持冷链物流、**速送、夜间配送等物流配送模式。鼓励物业与快递企业建立市场化协作机制,加快社区、园区、楼宇等区域布局智能储物柜、保温外卖柜、末端配送服务站和配送自提点,推进社区储物设施共享,**“最后一公里”送达。重点发展无人机、无人车等无人驾驶运载工具,满足城市间、城市内、社区内流通配送需求。推广全时空响应物流,提供特殊时期和行业定制化物流配送方案,发展网络货运平台和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高效整合线下运力资源,提高智能化运营和调配能力,实现物流服务全天候、广覆盖。 疫情让更多的人们看到了很多在线经济新模式、新概念的应用场景,类似“无接触配送”这类有市场前景的,显然更有投资价值。 即便是在疫情结束后,这样的应用场景也不太会消失。 饿了么提供的数据显示,饿了么自1月30日推出无接触配送服务,到3月29日,在上海已累计产生13万份专门备注“无接触配送”的外卖订单,但3月23日至3月29日,无接触配送标注比服务推出**周(1月30日到2月5日)下降了56%。 趋势、环保、刚需是“蚁巢小柜”成为风口的三大必然原因 1.“蚁巢小柜”符合趋势:智能取餐柜不仅可以避免用户取餐时与外卖小哥直接接触,防止产生交叉感染,同时还具有保温消毒功能,让大家随时都能吃到热乎乎的饭菜,简直是**契合疫情期间的吃饭需求。可以说,科技应用合理到位,就不再是冷冰冰的,而是充满人性化的温度的/s/Fb2AZbK/#《蚁巢智能取餐柜项目品鉴报名通道》